让课堂更高效——东城校园里的“智慧教育”

图片

日前,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年度绩效评估工作会在北京东城区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举行。来自东城区的四所学校代表,在现场汇报、展示了开展“智慧教育”的经验与成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等专家,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干部李琳娜、市教委信息化处处长张宪国、东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应用科科长张博文、东城区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何斌、东城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副主任周林及教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北京市教委信息化处处长张宪国在致辞中向出席会议的专家、领导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希望东城区认真吸纳指导意见,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工作,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创新示范。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干部李琳娜,介绍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有关内容,并提出,教育部高度重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并在202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予以专门部署,东城区发挥了带动引领作用。她希望东城要认真听取专家意见,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示范区建设。

微信图片_20210420144458.jpg

微信图片_20210420144510.jpg

在现场观摩课上,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六年级杨颖老师带来了数学课《圆的周长》。同学们通过上传测量圆直径与周长,数据通过数形转换,以统计图的方式直观呈现在大屏幕上,更便捷、更直观的让信息清晰呈现,根据统计图,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地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比例。截屏、推送、计算、存储、数形转换……技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优势,教师课堂教学更有效,学生们学习方式更自主,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而在另一堂观摩课上,一师附小数学教师马俊鹏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了六年级2班与6班的“空中对话”,双师课堂可以有效打破班级间的壁垒,让优质的课程实现共享。

微信图片_20210420144515.jpg

观摩课后,四所学校围绕智慧教育示范区7项工程之一,现场分享“智慧教育”优秀案例。一师附小韩玉娟副校长以“基于互联网+的教与学方式变革研究”为题,向专家领导汇报了天永学区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教与学研究成果,用技术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解决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通过游戏化教学、数字故事,让真实的学习随时发生,并特别提出智慧教育示范区要办智慧的教育、做智慧的教师、育智慧的学生,提升现代化教学领导力,助力学生智慧成长。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搭建课堂创新研究中心,解决创新课程建设不成体系的问题,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编程课程、探究性学习课程等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引导学生探索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践及校本课程实践,培养科学品质和创新精神。李铮老师介绍,未来学校将针对创新人才培养,建立信息化的科技素养与能力培养评价模型,通过大数据积累,积极探索智慧环境下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图片

图片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承担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融合的教改项目,形成了美术特色的资源体系,解决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率底的问题。在工美附中的专业教室里,学生使用艺用解剖系统在大屏上观察人体骨骼、肌肉的三维图像;使用VR技术,学生可以“置身”于虚拟美术馆,近距离研习画作;老师学生随时调用东城教育云服务平台实验教学虚拟资源;通过动作捕捉系统,学生可以赋予动漫模型连续动作。信息技术为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和素养提供了更多选择。

“未来学习空间建设”是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发展“智慧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批开放学习空间投入使用。集合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于一体的创客实验室并不固定为某一课程使用,只要师生有需要,随时可以进入展开研究;在绿色能源车车间,学生可通过物理、数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知识融合,完成创意作品,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在视觉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视觉作品拍摄需求进行布景……开放学习空间的建设,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多学科实践教学壁垒的问题。

会上,东城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教委副主任周林介绍了区域“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进展情况。

东城围绕“数据驱动教与学模式创新”,打造了“1+7+N”智慧教育服务体系——

建立1个数据大脑

建构数据支持五育并举新模式。完善学校管理“一校一档”、教师发展“一师一档”、学生成长“一生一档”,形成区域教育数据资源体系及汇聚机制,实现教育数据、教育资源与市区校的贯通共享。

建成7项示范工程

一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与学变革创新”;二是建立可持续供给体系, 推进“教育资源开放创新”;三是互联网+供给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四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实现“教育管理与服务提升”;五是提高学生评价的精准性,实现“评价与测评实证发展”;六是完善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基础环境智能化提升”;七是构建个性化教学支持服务环境,打造“未来学习空间”,为区域及各学校提供教学、资源、评价与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服务。

打造N所未来学校

打造 N 所未来学校,依托“数据大脑”与七项示范工程的实施,形成全数据支撑的教育教学新环境,沉淀“互联网+”教与学新模式,对“未来学校” 的学习空间、全育课程、学校组织管理进行系统性重构, 打造学校、家庭与社会相融合的未来智慧教育新生态。未来,东城将稳步推进“1+7+N”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市、区、校紧密连接、联动发展、共建共享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生态。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教学创新示范。

与会专家分别做了现场指导——

单志广主任提出,数字化教育教学手段有很多很好的模式,希望东城区一定要做成标杆样板,要形成经验标准,希望东城加强智慧教育的产品供给体系,健全教育数据运营体系,关注信息化对注意力和思考的深度产生的影响。

余胜泉教授在点评中表示,现场观摩课从教学角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当前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为首都高质量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需要有所突破。要进一步加强“1+7+N”内部之间的联系,建立教育视角的绩效指标体系,大力推进应用方面的研究,促进教师联合研究课题。


杨宗凯校长说到,一定要以问题导向,解决公平的问题、评价的问题,形成用数据说话,可定性、定量的技术赋能解决教育问题的经验。教育信息化关键是“化”,包括体制机制方式变化,体制机制创新,特色内容比较研究等,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周林代表区教委表态,未来将进一步做好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素材来源:东城区教委信息办、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网站、文中各校(部分图片拍摄于较早期时候)

编辑:东城教育新闻中心 晓 晓、唐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