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项要点!2021年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这样安排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布《2021年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今年是“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的决战之年、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推动示范省(区)建设成果经验覆盖全区、辐射全国怎么干?一起来看!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贺信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加快完成示范省(区)建设各项任务,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推动示范省(区)建设成果经验覆盖全区、辐射全国,写好教育系统“2021奋进之笔”,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措施

一、提升宁夏教育云服务能力

1.全面升级宁夏教育云。升级宁夏教育云平台,建设教育区块链、智慧门户、资源中心、智能推送中心、智能应用中心、开放平台等系统,全面优化平台服务架构,整合教育资源和智能应用,推动教育资源体系化汇聚、智能化推送、一站式检索,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升级高等教育服务平台,建设精品课程资源、慕课在线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科研项目评审、内涵发展质量监测等系统,推动高校之间资源贯通、数据汇聚、内容衔接,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2.建设智慧职教服务平台。升级职业教育服务平台,建设智慧教学、仿真实训、职业培训、工匠传承、校企合作等服务系统,建立校校、校企之间信息互动、资源互享平台,推动职教资源、实训信息等集约开放、融通共享,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育训融通。完善社区教育服务平台,建设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号和档案,贯通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高效支撑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学习成果的积累转化,加快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

3.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健全资源开发遴选、更新提高、开放共享机制,采用购买、自建、竞赛等方式,建设1000万件优质教学资源和400万件题库资源,实现中小学全学段全学科全教材版本全覆盖。开展专题教育资源建设,完善学历教育、四史教育、思政教育、德育课程、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研学实践等资源体系,推进资源建设专题化、精品化、体系化,更好适应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搭建数字学校,录制中小学教学视频课程,汇聚同步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微课资源,推动各地名校名师开通数字学校、名师讲堂,开展在线教学、在线辅导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云端”听到好教师的讲课。

二、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

4.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抢抓国家部署新基建的重大机遇,积极落实教育部推进教育新基建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攻坚行动,将教育新基建纳入自治区“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系统布局“十四五”全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网络、数据、硬件、软件、平台、应用、标准、安全为主体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支持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时代变革提供坚实支撑。

5.建设宁夏教育“智慧大脑”。加快推进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制定教育大数据标准,健全数据质量和共享管理机制,加强教育数据多元采集、共享校核、清洗处理和安全管理,建立数据仓库,推动各地各校教育数据及时汇聚、动态更新、有序共享,提升教育数据融合融通水平。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建设教育智能管理驾驶舱,打造教育智能计算与决策分析一体化服务平台,统一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数据服务,支撑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向数据化、精细化、智能化、可视化转变。

6.加快建设宁夏教育专网。出台《宁夏教育专网建设指南》,统一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明确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和组网形式,健全组织推进和保障机制。建立工作台账,推动各地制定教育专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推进教育专网建设。鼓励采用线路租用、服务购买等形式开展市县级教育网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租用裸光纤或电路资源独立组网接入教育专网,确保全区学校网络高速互联互通。

7.推进数字校园智慧升级。落实《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规范》《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深化以应用为主的数字校园建设,推动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升级。出台《宁夏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指导中小学校应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环境,开展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文化、智慧生活等应用,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保障,指导各地各学校健全智慧校园建设组织领导、经费投入、运行保障、安全管理、督导评估等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受益的多级联动建设与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智慧校园建设新生态,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提质扩面“三个课堂”应用

8.加强“三个课堂”基础建设。提升自治区“三个课堂”服务能力,集成整合网上预约排课、直播授课、集体备课、互动教学、监管巡课等功能,打造集教学安排、课堂教学、教学研究、质量监测、评价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闭环系统,全面支撑高效同步课堂教学、网络教研、精细管理和科学决策,确保“三个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各地加强“三个课堂”基础设施建设,为缺师少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按教学班配齐接收端教学设备,保障“三个课堂”开课需求。

9.深化“三个课堂”普及应用。落实《宁夏中小学“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指南》,建立专项督导评估工作机制,推动“三个课堂”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应用。组建跨区域校际教育联盟和“联校网教”协同中心,推动跨区域跨学校开展“三个课堂”应用,促进优秀师资资源在线共享。强化教师研训和教研支撑,组织区内外专家和各级教研部门,深入开展“三个课堂”应用培训和教学指导,推动主讲端与接收端协同备课、协同授课、协同教研,促进薄弱学校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提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本地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四、深化“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

10.加强融合应用指导。深化教育云应用,建立教育云应用监测与通报机制,推动宁夏教育云成为“互联网+”教育教学和管理主阵地。建立中小学优秀教师、自治区市县教研团队、高校学科教学专家等多方联动的应用指导队伍,深入学校、走进课堂,指导教师融合运用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和管理流程,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互联网+教育”专题教研活动,加强信息化教学应用示范,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教与学的方式、形态变革。举办全区中小学“互联网+教育”应用大赛、全区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和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加强典型案例征集遴选、指导培育和宣传推广,引导各地各学校互学互鉴、积极创新,形成“千校千面”融合应用新局面。

11.加强示范县标杆校培育。完善示范县标杆校建设方案专家论证机制,加强校长答辩、专家评审和现场指导,实现项目规划、方案制定、工程建设、应用推进、使用管理全流程全方位指导。加强建设过程性管理,建立项目建设进展月报告制度,推动项目建设如期高质量完成。强化专家指导,推动各地各学校完善专家包县包校对口指导机制,建立专家工作室,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派团队长期驻校指导,帮助学校提炼总结创新经验和典型模式。加强示范试点考核管理,开展绩效综合评估,对示范引领效果突出的县(区)和学校进行通报表扬,对示范试点效果不突出的县(区)和学校坚决予以摘牌。

12.加强政研合作。落实《自治区教育厅 华中师范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宁夏研究院、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建设,大力引进全国知名高校专家团队来宁开展应用研究和工作指导,培育教育信息化高端人才,赋能示范省(区)建设。联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开展“互联网+教育”建设与应用情况监测,发布宁夏“互联网+教育”发展年度监测报告,指导各地各校“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发展。

五、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13.完善人工智能教育基础环境。指导试点地区和试点学校积极开展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机器人、智能研训中心等智能化教学基础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建设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推进“智慧教学”“智能实训”,提升职业教育智能化实训和教学水平。支持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等联合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和全国知名高等院校,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和教育实验室,加强“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复合型师范生培养,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助推课堂教学变革和教师队伍治理新模式。

14.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应用。普及智能教学助手应用,推动智能阅卷、智能测评、智能研修、智能管理等覆盖全体师生。开展数字学校、数字教材应用试点和推广,探索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推进智能技术支撑下的传统教学模式重构。引入VR/AR教学资源,指导教师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情景化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指导高职院校打造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开展虚拟仿真、情景再现等智能化教学实践,提升实验实训教学质量。

六、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15.加强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指导。联合华中师范大学编印《教师信息素养读本》,指出教师信息素养内涵和主要内容,提出教师信息素养发展与能力提升路径,指导各地各学校健全教师信息素养培育机制,提升教师适应未来教育的能力。完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方案和标准,推动各地中小学校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教育等课程,组织全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培育,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素养和数字化学习实践能力。

16.推进教师信息素养精准培训。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健全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开展全区中小学校长、教研员、教师信息素养全样本测评,形成《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报告》,推动全区教师信息素养实现高质量提升,为全国实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实施“互联网+教育”十百千万人才培育工程,遴选培养一批示范引领人才,带动全区教师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提升。开展“互联网+教育”靶向培训,根据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报告,科学设计研训项目,精准实施专项培训,快速补齐薄弱短板,大幅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确保2021年教师信息素养测评合格率达到99.9%、优秀率达到70%。

七、建强党建思政网络阵地

17.深化“智慧党建”平台应用。完善“智慧党建”平台,推动各地各学校建立网上党支部,开辟党建专区,构筑党建红色阵地。建立党组织网上地图,加强党员网络化管理,推进教师、毕业生等流动党员档案实现网络化自助式办理。完善党建专家人才库,实施“组工在线”项目,开展专家在线指导、政策解读、理论研究等活动,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加强“智慧党建”试点建设,打造一批党建示范点网络工作室、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网络工作室,引领带动“智慧党建”网络阵地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18.打造网络思政育人品牌。完善“宁夏易班网”运行机制,开展“互联网+思政”建设和网络育人工作试点,推进“云上思政”。组织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等网络思政教育活动,构建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思政协同教育体系,推动思政工作“联网上线”。培育一批网络思政教学名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持续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录制工作,着力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八、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

19.加强“互联网+教育”指挥中心建设。推动教育大数据、高考巡查、视频巡课、电视融媒体服务、在线互动课堂、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等平台,无缝接入“互联网+教育”指挥中心,实现全区教育数据以及各类教育资源和服务系统融合展现,推动教育管理一块屏指挥、全流程可视。升级教育网络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优化自治区、市、县、校四级视频链路和技术架构,健全联调联测、会场调度、应急处置、巡检维护等会前会中会后运维保障体系,确保远程指挥、视频会议等高效协同、稳定流畅、安全可靠。

20.开展“互联网+”校园治理。建设全区校园治理大数据平台,建立“互联网+”校园治理联动处置机制,畅通校园治理数据联动和交互渠道,构建全区统一的校园治理网络,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纵向贯通、横向连接,实现校园治理数据互通共享,提升校园多元共治、联防联治成效。加强建设指导,推动各地各校完善“互联网+”校园治理环境,升级校园安防系统,提升事前感知、事中联动、智能检索及事后处置能力。深化学生校服床上用品管理服务平台和中小学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加快提升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

21.探索信息化支持下的评价改革。建设电子学籍卡,统一为全区中小学校所有在校学生建立电子学籍档案,发放电子学籍身份卡片,整合集成学生证、校园卡、图书卡、公交卡、银行卡等证卡功能,记录学生学习、社会实践、体育劳动等数据,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智能化穿戴设备接入电子学籍卡系统,伴随式记录学生成长数据,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过程的全面评价。建设学生体质与卫生健康管理系统,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学校美育体育工作评价机制试点,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体育改革。探索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全要素评价办法,开展“互联网+教育评价”课题研究,支持各市、县(区)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分学段开展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研究,形成一批可推广成果。

22.提升教育政务服务效能。对接“我的宁夏”APP 和“宁政通”APP,整合教育网上政务资源,统一接入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教育类证照电子化和信息资源共享共用,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办好教育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推动教育政务服务网上统一申请、集中办理和全流程监督,实现“一网通办”,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

九、强化教育网络安全保障

2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开展信息系统等保测评整改工作。升级数据中心网络安全防护设施,完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健全网络安全实时监测和主动防御体系,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出台《网络安全工作指南》,指导各地各学校开展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开展全区教育行业网络安全专题培训暨攻防演练大赛,提升师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多方协同监管,落实在线教育机构和教育APP备案管理制度,保障在线教育健康发展,坚决维护师生信息安全和切身利益。

十、加强经验总结和模式推广

24.健全“互联网+教育”标准规范体系。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完善教育大数据、学校画像、平台接入3项标准,申请国家标准和技术专利。加快制订教育专网、智慧校园、融合应用、信息素养、网络安全5个建设与应用指南,与达标县建设指南、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指南等,共同形成从基础建设到融合应用、从素养培育到能力提升、从学校个体发展到县域整体发展、从共享开放到安全保障的体系化建设成果。

25.申创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联合华中师范大学组建工作专班,围绕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主线,深入挖掘各地各学校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特色亮点,提炼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立“互联网+教育”应用课题,支持和鼓励各地各学校师生开展“互联网+教育”应用研究,出版“互联网+教育”专著或文集,展现“互联网+教育”发展成果。争取“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国家级科研课题,积极引入全国专家到宁夏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助推示范省(区)建设。

26.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和观摩学习活动。召开“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工作推进会、示范县标杆校建设座谈会,举办“互联网+教育”大讲坛,实施校长智能教育领导力和教师智能教学能力专项研修培训,开展人工智能示范教学、情景仿真专项教研、智能教育体验锻炼等活动,组织教育局长、校长以及信息化负责同志观摩典型学校,学习交流先进经验和做法,研讨工作思路和推进举措。

27.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建立宣传展示机制,紧密对接党媒、央媒和区内外主流媒体,为示范省(区)建设发声造势,不断提升示范省(区)建设的影响力。



来源:宁夏教育厅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