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

2019年12月6日,“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教育大数据主题研讨会”在苏州举行。研讨会由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苏州市教育局主办,来自全国400余名领导专家、中小学校校长代表齐聚一堂,探讨利用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与实践。

在研讨会上,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杨宗凯在发表专题演讲时表示,教育信息化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以合为贵”,通过合作、整合、协同、创新。“教育大数据正在对教育的创新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希望苏州在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上,探索出一条创新的路子,能继续为全国提供经验与示范。”

“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苏州有特别的优势。在现有基础上,苏州推进教育信息化,更容易将技术和教学教育相结合,建立新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专家组专家、中央电教馆原馆长王珠珠建议,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网上书桌、为教师准备一间网上备课室、形成一个以学校为单位的学习社区,便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

苏州是全国信息化教育的先行者。2013年,苏州跻身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和苏南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2015年,苏州率先出台《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开展智慧校园建设;2018年,“全过程全名师全免费”的苏州线上教育中心覆盖至市直属及工业园区14万中小学学生。今年,苏州更是入选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培训名单。目前,苏州全市多媒体教室共有23170间,基本实现了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

走在苏州教育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仿佛位于苏州智慧教育的大脑中枢,多部显示屏和信息机房同时工作着,这里提供市教育局直属和代管的30多所学校的智慧教育平台,包括教育E卡通、校园网络安全、线上教育等。如今在苏州,一张教育E卡通在手,学生便可以乘车、校内消费、参与校外实践等,通过大数据汇聚分析,就能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轨迹的全过程。

苏州市教育局调研员高国华表示,苏州在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过程中,将以面向教育综合评价改革为抓手,以支撑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与精准化管理的教育大数据智能感知、分析与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面向未来的智能校园建设为载体,以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机制创新服务体系为保障,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苏式教育,助力苏州教育现代化。


作者:金晓茹

来源: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