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尚未结束,Walking从未停休。漫步“云”端,各校“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转换时空、转变模式,以儿童立场的生活主题出发,开启了学生探究世界的新模式。
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课程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牵头,于2017年下半年在每个区选取1所小学先行试点,闵行区平阳小学被选为“一区一校”的市级试点校。2019年4月起,闵行区成立研究共同体,招募了14所区级试点校。2019年9月,闵行区被市教委教研室列为整区推进试点。2019年12月,闵行区实验小学被选为第二轮市级试点校。闵行区区级试点校也正在逐步扩容。
课程从学生生活出发选取主题,围绕主题设计活动和学习任务,通过各类活动提供丰富、综合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在“玩玩做做”中学习,引领学生认识并发展自我,参与并融入社会,亲近并探索自然,初步形成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习惯,为儿童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云中“知行” 宅家中探乐
受疫情延误了的返校生活,毫不影响大家主题探索的脚步。区内“小主综”试点校各有新招,结合疫情的“宅家”主题综合活动,师生携手共同防疫与坚守。紫竹小学相约周一直播室,“晓竹探访重知行”以九大主题引领不同年级学生对生活的探究,每期点击量上千;闵行区实验小学的“宜居宜学”, “防疫”主题下为学生的“爱家之情”增加调味料。各类“宅家”主题活动,以网络为媒,以书、画、诗等多种形式,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关注了学生的发展,让居家学习和生活充满成长的乐趣。
云中“访春” 节韵中成长
春已暖、花早开,“宅”家如何欣赏春之美景、感悟春之节韵?“小主综”带你云端访春,在春之画、春之诗、春之景、春之声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着春的节拍,一起舞动春天。花园学校的“春之韵”主题活动,华坪小学的“诗画春天”、田园二外小的“春天里的成长”、田园外小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各区试点校以季节为主题,以季节中自然的特征、生命的变化为探究内容,在玩中学、感中悟,观察欣赏与动手操作中感受“我与自然”关系、“我与自己”的发展。
云中“Walking”,分享中收获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市、区实验校依托信息技术创新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路径、方法,静心系统思考校本化实施的总体方案,主题架构以及活动任务的设计。如梅陇小学结合区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项目,申请设计研究课题,借助“智能助手”推动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区“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项目组借助腾讯会议,在小学两类课程教研员孟嬿娜老师的主持与指导下,由市级试点校项目负责人项文燕老师分享了平阳小学在线开展“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操经验,带老师们“Walking 上海”,从实践角度再次解读了市级课程指导纲要与校级课程方案撰写,给区内各试点校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指导案例。在分享的最后,项老师也特别指出:要让孩子在活动任务中体验收获的快乐。
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李群结合目前的疫情形势与部分试点校的具体操作模式,在云端给“小主综”项目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各校可结合区大数据项目更好地推进当前形势下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总体方案、主题架构以及活动任务的设计。区项目指导组也将根据学校的需求,开展系统的培训、研讨和指导,帮助各校不断完善课程方案和内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