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东城区智慧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20-2022)》已经区政府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9月29日
东城区智慧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20-2022)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北京教育大会及东城区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师教育振兴计划(2018-2022年)》《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等相关文件的部署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实现东城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东城品格、首都标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的总目标,以信息技术先进生产力为依托,高标准、精细化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生态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教育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创新,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加强全区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的顶层设计,高标准、高起点进行统筹规划,并制订相关规范与建设标准,按照规划统一部署,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问题导向,应用为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痛点与重点问题,强调以应用为中心,优先建设应用效果好、应用覆盖群体大的项目。
生态聚合,共建共享。坚持开放的智慧教育建设新思维,着力打造以“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场景连接、应用共生”为典型特征的东城智慧教育新生态,破除数据壁垒,推动共建共享。
政府引导,机制保障。加强政府规划引导,规范标准建设,完善市场监管,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措施,营造有活力、可持续的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环境。
三、建设目标
到2022年,基本建成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智慧教育生态体系,在全面落实完成教育部提出的“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及“智慧教育示范区”各项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先行实现智慧教育助力教育现代化创新示范,引领东城区教育现代化的新突破,促进区域教育质量发展和教育治理水平整体跃升。
2020年-2022年的建设主要目标如下:
1.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数据生态体系。持续完善学生、教师和学校三大数字档案体系,积极与东城区政府数据中心融合协同,夯实区域教育大数据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全场景、全时空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和数据服务,满足管理大数据、教学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构建以“数据驱动教与学模式创新”为核心、以开放平台为载体的泛在化、智能化的智慧教育数据生态体系。
2.创新“互联网+”形态下的教与学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参与推进“互联网+”背景下教与学方式变革。多举措普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教育资源,满足线上线下全方位教育场景使用。为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适应性的精准教育、虚实融合的泛在教育、多元供给的开放在线学习提供支持服务,构建首都教育现代化新样态。
3.打造“互联网+”形态下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学校治理体系,实现信息共享、数据畅通、业务协同、智能评价。区域教育管理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政务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教育管理服务信息系统一站式、全流程、精细化,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4.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智慧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智慧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社区、社会的资源重组与流程重构。普及人工智能课程、开展创新展示活动,落实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以信息技术融合实验教学、科学实践和探究活动等,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
四、建设内容
围绕“数据驱动教与学模式创新”,对东城区智慧教育基础环境进行升级改造,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新模式,打造区域“1+7+N”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建立1个东城区“数据大脑”,以此为基础持续强化区域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数据治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建成七项示范工程,为区域及各学校提供教学、资源、评价与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服务;打造N所未来学校,聚焦学生发展,应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面向未来探索推动学校形态变革与教育创新。
(一)1个“数据大脑”
建设开放、融合、共享的东城“数据大脑”。依据国家、教育部、北京市的教育数据标准,制定东城区教育数据管理系列办法,统一数据采集标准和使用规范;建设统一生态平台,横向整合区域平台,纵向对接国家和北京市平台,实现统一认证登录;利用智能技术感知、采集和监测教育信息,实时掌握区域、学校和师生发展态势;探索教育数据在教育质量监测、校园安全预警、招生与学位管理、信息安全管控、校际协作智慧教研、综合素养评价等方面的全场景应用,形成“用数据辅助决策”的新机制,构建面向数据可视化的“一张图”教育治理图谱。
(二)7项示范工程
1.教与学变革创新攻坚工程。引导学校和教师开展教学创新,破解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完成“学院制”课程体系创新。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融合的多种教学应用模式,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停课不停学”工作全面开展。建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打造教师网络研修共同体,推动智能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2.教育资源开放创新工程。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构建部分学科知识图谱,持续完善区本资源建设,对接国家和北京市资源,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开放共享,积极探索优质数字资源的多元供给机制和奖励机制。落实“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学校全覆盖和融合创新,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3.创新人才培养引领工程。坚持“五育并举”,建立一批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基地,开辟系列“东城特色”的教育活动实践路线图,开拓并丰富青少年综合素质培育活动的类型及空间;统筹优化全区教育资源,积极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提升东城区学生、教师与校长的信息素养;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以实验教学创新为抓手,提升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4.教育管理与服务提升工程。以汇聚数据、挖掘数据、供给数据服务为驱动,持续完善“一生一档”、“一师一档”、“一校一档”,并进行统一规范、标准、安全的数据运营管理,打造应用丰富、认证可信、运行可靠、绿色安全的数据治理体系。打造自动化办公集群、区校数据互通场景,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教育政务效率,优化教育公共服务,实现公众教育办事“最多跑一次”。
5.评价与测评实证发展工程。综合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建构高效可信评价体系。整合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及学科教学评价的体系与结论,形成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报告,充分发挥教育数据应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治理的重要作用。探索集团化办学质量提升评价、优先发展初中校发展评价和高中多样化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评价模式。
6.基础环境智能化提升工程。围绕新技术下的教育应用,统筹规划东城区数据中心、教育城域网网络环境建设。制定东城区中小学智慧课堂设备设施标准和基础环境建设指南,规范学校教育应用终端的合理配置。探索建设区域及学校虚实融合的教师研训空间。
7.未来学习空间建设工程。未来学习空间是以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服务为中心的,智能、开放、集成的虚实结合空间。优化推进学生普及使用网络学习空间,落实网络学习应用覆盖全体学生。提供适应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包括交互工具、数字学伴、教学助手等。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新时代实体教学互动空间的可能型态,重点围绕普通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复合功能空间进行再造。
(三)N所“未来学校”
编制东城区未来学校建设指南,每年遴选一批学校,先行先试,形成全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教学应用环境,普及“互联网+教与学模式”及数据服务型学校管理模式。拟分批次逐步建成一批数字化、智慧化、学习型的“未来学校”,高起点打造“未来学校”体系。
创新空间应用。探索以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新技术融入校园的空间再造和应用模式,推动学校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价手段与策略的改革创新,形成引领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教学模式重构。打造未来课程体系,探索融合创新型教学方式,围绕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基于证据的智慧学习、突破校园的无边界学习等维度开展未来教学实践。
教育供给创新。以东城社区学院为引领,深化“数字化学习室”和“数字化学习社区(基地)”两种模式的实践,依托数字化学习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利用学校、社区和社会的优质资源为市民提供终身学习、泛在学习支持与服务。
对外协作创新。继续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东城区学校与国际国内“结对学校”进行跨时空校际交流和协作。鼓励学校同域外学校开展国际课程、项目化学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
成立“东城区智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建设工作,定期听取进展汇报;成立“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小组”,由东城区教委、区科信局、区财政局人员组成,负责建设规划设计、实施开展、验收绩效等工作,下设“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建设推进及协调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建立由专人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全面推动未来学校建设与应用。
(二)引入多方智库,协同推进
建立“东城区智慧教育智库”。邀请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提供理论指导与科学建议,形成专家论证评审的工作机制。联合其他教育示范区与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成立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协同发展共同体,形成“互学互鉴”的区域交流分享机制。引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创新技术思路,支撑应用实验,形成借力建设,系统推进的建设机制。通过教育示范区建设为我国智慧教育建设带来新的视角和建设途径。
(三)完善投入机制,有序推进
加大对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经费投入力度,统筹规划智慧示范区建设专项预算,重点保障七大工程建设;按照“基础优先、急用先行”的原则安排相关建设经费,有序推动示范区各类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多元经费保障体系,积极争取以开放合作和共赢互惠为原则,为推进智慧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多渠道筹集智慧教育建设经费。
(四)建设专业队伍,全面推进
以研促用,以用代培,持续提高东城区教师信息素养,建立一支具备能够适应新时期智慧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加强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设定标准和专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支经验丰富、素质优良、人员稳定的专业支撑队伍。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专业培训,推进区、校两级培训服务体系与保障机制建设。
(五)强化安全保障,稳步推进
按照国家、市有关要求同步健全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制度体系,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明确各单位一把手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第一责任人。落实安全等保障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重点保障数据和信息安全,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隐私保护,保障广大师生的信息安全。
(六)明确督导考核,整体推进
将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相关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内容,明确责任单位和进度安排,制定年度和阶段性实施计划,建立目标评估、状态评估、可持续性评估的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工作动态管理,由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小组按月提报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进展,全面提升东城区智慧教育建设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