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提出教育信息化2.0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出台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必将进一步引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1. 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标志着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征程。与历史上各个时期不同,新时代教育发展不仅要解决规模、质量、公平、效益和效率等共性关键问题,更要有所创新(如图1所示)。教育创新在应对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地位,而教育信息化无疑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基石和动力。伴随着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的深刻改变,教育创新正在也必将进一步全方位展开,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等方方面面。教育创新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要提供公平和多样化的教育帮助人们实现个性化和终身化的学习,这既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也应成为新时代加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信息化正在从教育变革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
图1 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要求
2.教育信息化超预期发展的要求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超预期的发展。在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关键应用、应用能力和机制建设五大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大幅提升;教育信息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探索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道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这样超预期发展的情况下,推动教育信息化从1.0向2.0转段升级,不仅是现实需要,而且会产生更强大的带动作用,是在坚持“十二五”期间提出的重要原则、目标和任务基础上的再出发,是坚持一个核心理念、两个工作方针,继续深化应用、融合创新、提高效能的新的进军号。
3. 抓住信息技术发展新机遇的要求
近年来信息技术再次爆发式发展,最典型的就是人工智能2.0。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实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出了重要指示,去年国家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2.0的发展和向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所带来的变化使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中国工程院潘云鹤院士讲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集中于让计算机模拟人来完成一些具体任务,例如机器定理证明、机器翻译、专家系统、博弈、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以及机器人和智能控制,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人工智能2.0要解决的是一些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社会进入了智能时代。吴军在《智能时代》一书中提到,智能时代改变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思维。人们对于规律的认识将由过去以因果关系为主发展为以数据关系为主。杜占元副部长认为这是零点革命:信息技术可被看作工业技术的顶峰,是由机器革命延伸而来的,“但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超越这个顶峰,成为新的革命的起点,而不是以往革命的延伸”。潘云鹤院士特别提到三维空间,即自然空间、人类社会空间和网络信息空间。正是因为网络信息空间的存在使得今天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通过自然空间与人类社会空间的交互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现在借助网络信息空间可以很好地得到解决,甚至可以扩展和再造一些流程。只有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在教育环境深刻变化的同时推进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深刻变化,才能更好地回应“互联网+”对教育的新要求,更好地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 走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道路的要求
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任务之一。回顾这些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完成了不少积累。例如:我们的基础设施在很多方面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甚至有些地区和学校已经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人人通”的整个战略部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国家的体制使得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动员各方力量,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超预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学校自主选择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下,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团体都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如何全方位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最终要落实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上来。我们能不能再用5年到10年的时间,以信息化的优势加速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创新,在世界上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对世界这场教育技术革命做出贡献。因此,对于教育信息化工作,我们也需要适当采取“高举高打”策略。
二、教育信息化2.0战略的核心要义
我们正处在这样的新时代:既是经济社会对教育提出最全面最深刻需求的时代,也是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最集中最复杂的时代,同时也是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可能性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教育必将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线上线下结合的教与学成为主流。也就是说,在3年到5年之内,将不会再有在一间教室里教师只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的情况。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教师还是学生,都将把网络和数字信息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于教与学之中。第二,建立在数字化、网络化基础上的个性化、终身化学习将变得更加重要。如果说教育信息化1.0为教育打下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那么,面对未来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教育支持创新的要求,更加需要信息化来提供支撑的是多样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和持续不断的终身学习。这是新时代教育的新名片。第三,智能化将引发教与学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
在向智能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教育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首先,获取知识的途径会发生变化。学生不再是只从教师和学习内容那里获取知识,而是在环境中学习,这个环境里有教师、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伙伴、学习网络,甚至还有智能代理(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变化
其次,人们的学习方式会发生变化。人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类:接受正规教育、接受非正规教育、进行非正式学习。直到现在,人们的学习都以接受正规教育为主,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仅仅作为补充。未来,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学习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化,越来越经常化,非正式学习将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如图3所示)。
图3 智能社会中学习方式的变化
最后,教学分析方法会发生很大变化。未来,无论是课堂学习反馈分析,还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分析,甚至是教育决策分析,都会从以因果关系分析为主转向以数据关系分析为主,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教学和教育决策提供支持。对于这些新课题我们必须予以积极的研究和回应。智能时代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向谁学?等等。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只能在推进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探索、总结。
国家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希望通过这项计划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三全”是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是指着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提高广大师生信息素养。“一大”是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由此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进而形成三个新模式,即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如图4所示)。从“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到“三全两高一大”,不仅目标提升了,而且反映了教育以育人为本、追求人适应时代要求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教育信息化从建设信息化环境向促进人的发展转变 和深化的历史进程。
图4 教育信息化2.0与教育信息化1.0的承继关系
2018年教育部将尽快启动实施“八大行动”,迈出教育信息化2.0坚实的第一步,写好教育信息化的“奋进之笔”。“八大行动”是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和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行动。
三、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建议
要实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必须要过好“三关”:第一关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普及应用,第二关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云端一体化应用,第三关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智能化应用。这三关也构成了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应用的三个发展阶段,它们彼此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 的(如图5所示)。已有的以局域网(包括教室网、校园网和区域网)为基础的数字化应用为教育信息化1.0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高校信息化建设以及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信息化的发展等都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基础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完成了应用入门,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三关或者说这三个阶段大多数地区和学校都经历过了,还有少部分地区和学校要在某一个阶段“爬坡过坎”。
图5 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应用的三个发展阶段
从全国范围看,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健全云端一体化环境,并尽快推动在此基础上的应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必须有稳定的信息化环境作为保证。没有云端一体化环境作为保证,实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不仅不经济,甚至是不可能的。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云规模化应用示范”项目的过程中,对云端一体化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将教育云的建设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深化应用阶段、融合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如图6所示。衡量不同阶段的指标有四个:云应用基础能力、云应用工具/软件、教育教学方式、云应用覆盖范围。目前,国内教育云规模化应用示范地区已经从起步阶段向深化应用阶段发展,其中,东部、 中部、西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各地区共同的短板是云应用工具/软件,西部与东部、中部相比差距最大的方面是应用覆盖范围。
图6 云端一体化环境建设与应用发展阶段
当前,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对教育云终端一体化应用谋好篇、布好局。方向和路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得对、选择得好,事半功倍。未来,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同时,我们还应该探索建立新的教与学关系,利用教育大资源进行基于情境的学习,研究教育科学的基本规律,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之于教育,不仅是替代不替代、替代什么不替代什么的问题,比这更复杂的是在人机共生时代人的成长机制如何建立?如果需要重构,重构中人的异化将是怎样的?其实,我们今天不可能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我们还要前行。我们依然应该积极审慎地使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尤其是对于学校而言;同时在战略上保持开发一代、试点一代、应用一代、推广一代的态势,这主要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宏观决策者而言。这可以使我们在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都有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