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青:用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来保障学习质量

近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郭绍青教授在“A.I.之光点亮在线教与学”公益直播论坛上作了题为《学习质量保障: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演讲。

64.png

(以下根据郭绍青教授演讲实录整理,有删减。)

我们在谈到教育学的时候,经常会使用两个词:教学活动设计和学习活动设计。

很多老师对这两个词是不是一样,还是有争议的。在这里我希望辨析一下,我们说“学习活动”,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或者站在学习如何发生的角度来谈的一个概念。

而“教学活动”,心理学家莫雷有一个定义,“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生这样的活动。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一个目的就是教师要引发学习活动的发展。

站在教师的角度,不能把“教”简单地理解为“讲授”,还包括综合实践、综合教育、辩论讨论、课堂提问引导、课外阅读……等等,这些环节,都应该起到“教”的作用。教学活动中,是少不了学生的。在线教学,学生处在屏幕的另一端,教师应该把在线教学的重点设计放到如何教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讨论起来、让学生的思维运转起来。

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在线教学的质量。接着我来谈谈在线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需要体现在6个方面

在线教学需要更加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即使疫情结束回到课堂,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现状,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同样需要进行学习活动设计。

一个教学活动设计,需要体现在6个方面:

  • 活动目标设计。可以由老师或学生在不同的形态下完成。

  • 活动过程设计。这个活动任务需要多长时间完成?活动环节怎么样?如何进行?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约定、遵守纪律、建立文化等等,都要考虑。

  • 组织方式设计。到底是学生个人完成还是小组完成?最终达成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都是要设计的。

  • 任务分工。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学生的具体任务和完成成果是怎样?以及其他成员的任务与职责又是什么?都需要设计。

  • 学习资源。教材文献等学习资料、数字学习资源、网络平台、mooc等来源,都需要考虑。

  • 评价设计。最终的作品、结果是一个评价,但对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更需要多维度的评价。

学习活动设计,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接下来说“学习活动设计”。前面谈到,我们要做好在线教学,包括开学之后回到校园、实施当前新一轮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也必须从一节课的学习、一个单元的学习,来进行这种体系设计。

以一个老师们都熟悉的学习活动——阅读理解为例。

阅读理解,在我们教学应用中实际上有很多个变形,比如文献阅读,我给一点微课资源,叫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达到一定的理解,这是活动的目的。

我们要设计这样的一个活动需要做什么呢?至少我们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从学生角度,他要考虑:明确任务要求,收集、整理材料,归纳分析、形成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展示分享、交流评价等多个方面。

从教师角度,他要考虑:设计目标任务,干预学习进度,作品分析等。

从技术应用角度,思维导图、编辑工具、视频会议、网络论文库、通信工具、课程平台等都是重要的技术工具。

这样开展起来以后,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生了没有?学生参与了没有?学生是不是真正的有了学习的质量保障?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实际上需要很多的教学活动或者学习活动来构成,包括通识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这些能力会同时得到培养。学生的学习也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下面举另外一个例子,可以让教师们一起思考。疫情期间,我们可以做一个教学设计,把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说病毒学家、社会管理人员等等,以小组单位来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分析归纳、研究、结论、研究报告撰写,甚至制作展示作品,进行全班分享、在线点评、教师引导等多个环节。

在这个设计中,我们重点强调的不仅是在线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在线教学和将来回到课堂的教学,没有太多本质性区别。如果我们真正达到了有效设计,就可以实现无缝衔接的教学模式应用。

疫情期间,这些活动是发生在家里,通过网络学习小组来发生。它们的交互方式,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会议,也可以通过微信群等这些交互来实现。

开学之后,设计活动转变场地,发生在教室、图书馆、家里,个人网络学习小组仍然可以运转,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多了一个面对面小组。

这些变化,是发生场所的变化,但是对教学的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基于项目学习的过程没变。

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构成了整个教学过程。这些活动中包括阅读理解、小组讨论、作品点评等这样的学习活动。我们倒推回去,通过学习活动设计就构成我们的一个完整的课程和单元的教学。

我在谈到的案例中,每个环节也会让学生得到多学科知识、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做在线教学学习活动设计的时候,我希望老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是一个学习任务,或者只是把知识学习完全交给学生,行不行?如果你认为不行,那么学习小组来做行不行?如果不行,老师给予帮助行不行?老师给予资源支撑行不行?哪些需要我精讲,哪些是通过其他方式可以解决的?当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的时候,老师所设计出来的学习活动一定是学生广泛参与、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要在互联网+条件下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包括设备、环境、平台、学科工具、知识类资源,来支持我们的教与学,来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变化。


来源:科大讯飞智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