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志愿工作简报第9期】中国教育报刊登黄荣怀教授文章《抓住关键要素 有效推进在线学习》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学校延期开学,为切实服务“停课不停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团队迅速动员,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成立了抗击疫情志愿工作组,联合互联网教育科技平台与企业共同发起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有效服务“停课不停学”》的倡议,组织召开了“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一线需求与实施”“在线教育助力停课不停学”等网络研讨活动,与校长、教师、局长、专家及企业一起研究在线教育一线应用情况和需求,研制在线学习指南,提供学术和技术支持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智慧学习研究院的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了《中国教育报》,为疫情防控期间及其后的过渡阶段实施超大规模互联网教育提供参考。

一、中国教育报刊登黄荣怀教授文章《抓住关键要素 有效推进在线学习》

3月7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的文章《抓住关键要素 有效推进在线学习》 (2020年03月07日第3版,版名:信息化)。 

文章原文如下:

抓住关键要素 有效推进在线学习

黄荣怀

2月10日起,部分地区或学校的学生开始居家在线学习;2月17日起,全国绝大部分的学生开始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及其他各级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开展在线学习。

教育系统在特殊情况下面向全国亿万学生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是历史上没有过的。我们可能正在经历一个全球最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一个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工程,一次全球最大的信息化教学社会实验和一次开放教育资源运动。

通过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组织的网络研讨会议和调研,我们认为,“停课不停学”是推动“课堂革命”的重要契机,呈现出弹性教学、自主学习,按需选择、尊重差异,开放资源、科技支撑,政府主导、学校组织,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等特点,组织好超大规模互联网教育关键是要组织落实好“流畅的通信平台、适切的数字资源、便利的学习工具、多样的学习方式、灵活的教学组织、有效的支持服务、密切的政企校协同”等七个关键要素。

做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础,保障了在线教育大规模应用

第一,部际协调保障网络畅通,支撑直播、点播和下载资源学习。通过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电视台、网络运营商,及其他教育信息化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目前已能够满足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学习。依托国家和省级教育云平台,一些学校组织教师应用已建优质教育资源或直播、点播课程开展线上教学,并借助网络会议系统、即时通讯工具和群组加强教师培训、学习支持服务和家校联系。例如,通过湖北“网教通”和武汉教育云搭建“空中课堂”,武汉市江岸区组织中小学教师上午在线授课、下午利用社交媒体答疑辅导和批改作业,教学效果基本得到保障。

第二,多渠道供给优质教育资源,教师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用。从供给侧来说,“三通两平台”是基本保障,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升级,包括防疫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学习等10个板块资源,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推出了名师精品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向社会免费提供电子版教材和教师用书,“学习强国”以及一些学校和企业也开放了大量直播和点播视频资源,供学校自主选择使用。例如,湖南省长沙市围绕疫情开发课程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先锋乡巴姑小学利用电视台提供的直播课程和“学习强国”,督促学生在家坚持学习。

第三,区域和学校加强了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开展线上教学。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推进如此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是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的一次检验,也是对整个教育队伍的一次历练。有些从未用过电脑的教师学会了上网课,还有几个月就退休的老师当上了“主播”。例如,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引导教师利用“智慧课堂模型”,形成课前微课预习、课上互动反馈和课后辅导答疑的在线教学形式。武汉三道街小学指导教师熟练使用“空中课堂”签到、授课、播放PPT、答疑,在线布置作业并进行批改等。

第四,教师学会选用适切的平台和工具,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国家和省级平台,以及钉钉、微信、Welink、雨课堂等平台和工具被越来越多的教师熟知并应用。例如,宁夏作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直播系统和移动端APP等,建构直播课堂环路。人大附中三亚学校采用ZOOM录制微课,北京三帆中学利用“班级小管家”小程序进行班级、课程和作业管理,实现师生和家校互动。

云南师大附属怒江州民族中学由各年级根据需求,使用“一师一优课”、微信群和钉钉群等工具开展线上教学,湖北咸宁市咸安区桃花尖小学教师通过微信群,用手机、纸、笔等简单工具组合为学生授课。

问题:正视学校实施在线教育中面临的困难与实际需求

在疫情的驱动下,我国学校教育正在经历整体从面授教学转向在线教学的活动,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是一次人生教育的大课堂、教育理念的大检阅、课堂革命的大契机、在线教学的大培训、校际教研的大协同。国难兴邦,反思兴教,我们也要正视学校实施在线教育中面临的困难与实际需求。

一是大量师生同时直播、点播和下载资源,高峰时段易出现网络拥堵。这就需要各平台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强化服务和保障,缓解高峰时段的网络拥堵。另外,学校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发挥直播和录播的不同优势,指导学生和家长分时段下载资源。

二是特殊时期优质教育资源出现结构性不足,难以满足学校和教师个性化需求。一些教师在使用“海量”资源时不会搜索或出现“选择性”障碍,重新投入大量的精力录课程和做课件。大量企业免费提供的资源只是一部分,真正成体系的资源需要付费使用,且未经评测,质量参差不齐。

三是突发性大规模在线教育对技术应用要求更高,部分教师在线教育技术能力不足。在线教育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教师从线下到线上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是较大的挑战。此外,一些学校选用的资源、平台和工具未必适合一线教学使用,影响教学效果。

四是线上授课时,教师与学生被分割在不同空间,学生的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自律性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一个因素。其实,现在学生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普遍能接受在线课程,教师和家长要反思如何更新理念,把“教”减到最少,把“学”放到最大,强调弹性教学和自主学习。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发展使学校的网络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当前的在线教育师生都以“居家”实施为主,有些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难以直接发挥作用。

建议:网络、资源、平台、服务和研究协同发力,扎实推进在线教育

一是夯实部际和区域间协调机制,加强网络带宽和基础设施部署,启动教育专网设计与论证。在线教学要发挥直播、点播、资源下载、教学交互和学习支持服务等功能,对网络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部际协调应确保不同网络运营商跨网、跨区域、跨平台的传输质量,应加快5G在教育领域的部署和应用,部署教育专网从根本上确保在线教育拥有快速、稳定、可控的网络服务和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

二是汇聚社会资源和工具,发挥国家大平台和互联网教育企业的协同作用。积极遴选和评测互联网教育服务机构与企业提供的资源和工具,有效减轻教师录制课程视频带来的额外工作量,确保教师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教学而非技术。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教育服务业态创新活力,建立教育资源、工具和服务的“网上超市”,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教育服务监管制度。

三是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家组织,为中小学教师开展在线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服务。教育信息化研究机构和专家应承担使命,针对区域、学校、年级和学科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根据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的学龄情况和综合素质、学习内容,灵活地选择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怎么教、如何学”的指南手册、微课视频应是当前一线师生需要的。

四是开展“互联网+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社会实验研究,科学指导和开展在线教育实践。此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有人担心在线学习影响毕业班升学成绩,长时间用电子产品损害学生视力,商业企业介入干扰教学秩序,网络授课可能导致隐私泄露等。教育科技平台应发挥作用,深入研究如何进行科学评测,做好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信息的管理与分享,为“十四五”教育规划和智能时代的教育系统变革提供科学依据。

五是宣传在线教育典型应用案例和经验,讲好在线“教与学”的故事。通过梳理本次大量的线上教学实施经验,讲好在线“教与学”的故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动力,有利于推动“互联网+”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变革,促进学校转型和“课堂革命”。

二、中国教育报刊登我校研究生的文章《如何认识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3月7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逯行和硕士研究生蔡臻昱的文章《如何认识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2020年03月07日第3版,版名:信息化)。

 

文章原文如下:

如何认识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逯行 蔡臻昱

人类从不缺乏在危机时期探索教育多种可能性的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教育2030议程》中提出“发展教育系统在冲突、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更有能力和反应性,并确保在紧急、冲突和冲突后局势中持续发展教育”。国际上针对社会动荡、自然灾害等对教育系统的冲击及应对进行了各种实践探索,如在全球难民较多的国家增加教室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向所有人提供教育机会、支持失学儿童、为无国籍学生的教师提供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培训等。中国从2003年“非典”时期学生居家自主学习、2013年至今雾霾严重时期的学生“停课不停学”,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弹性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案。

“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学生学习需要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基础。主动学习可以指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状态,主动学习包含七个基本要素,即目的明晰、持续反思、沟通协调、批判性选择、接受复杂性、情境驱动以及持续参与。学生居家开展主动学习,可参考以下具体策略:

一是明确学习目的,组成学习伙伴。主动学习的目的在于强化学习中的重要材料、概念和技能,提供即时反馈和思考、讨论课程材料的机会,同时为学生之间创造联结,提升学习动力,鼓励组建学习小组和增加互动。

二是做好学习准备,提高学习效率。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思考如何促进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如充分理解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的介绍、规划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做好汇报准备、尝试与同学形成较小的学习小组以便于教师管理等;寻找有利于保持思考的环境,保证学习效果;配合教师完成课堂导入等。

三是善用工具技巧,保持深度参与。有多种组织工具可以帮助开展主动学习,操作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有:反思、写作、自我评价、组内讨论、思考与分享、非正式小组、同伴互评、头脑风暴、案例研究、游戏与模拟、角色扮演、探究式学习等。

四是遵守学习规则,重视反思反馈。快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如在线课堂中采用“一分钟报告”等方法及时融入课堂学习;关注小目标的实现;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推进学习进程;持续完善主动学习规则,鼓励适当参与而非不参与或过度参与;遵守教师制定的任务完成时间限制;及时以作业或者口头汇报的形式报告学习进展;善用技术而非过度使用或拒绝使用。

五是锻炼自制能力,正视升学压力。毕业年级的学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首先需要做到坦然面对情绪变化、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学习情绪调整方法。同时做好居家备考的学习规划,提升自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时间表,并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组成在线学习小组,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困难,学会求助和帮助他人,相互监督、彼此鼓励,增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