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简介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建设,聚焦智慧教育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等领域开展战略研究。在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当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作为教育部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科研支撑力量,努力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1年2月21日,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关于聘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的通知(师校发[2021]8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核心管理团队完成组建。

       北京基地制定了管理工作办法、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人员工作条例、仪器设备开放运行制度、经费管理办法、安全与卫生管理办法以及例会、简报等试行管理制度条例,以规范北京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政策建议:

       在面向教育实际问题的政策建议方面,北京基地牵头并组织华中基地、西北基地共同参与,对教育经济宏观政策研究院报送的《教育宏观政策专报》中提出的“中小学生电子产品使用现状、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进行深入分析,对数字化产品应用趋势进行研判,并就后续工作计划提出相关建议。面向“双减”政策,北京基地从“在线教育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面向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与校外培训的区别和界限”、“面向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的主要政策和依据”等维度进行研究,为部委的教育决策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 

       在面向国家高端智库的政策建议方面,北京基地报送的《加强原创研究与应用质量,科学推进社会治理实验工作》一文从中国与国外社会治理实验的对标分析入手,深度剖释中国社会治理实验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承担课题

       在教育信息化重大课题研究方面,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编号:ACA190006),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项目“国外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领域应用实验情况研究”(课题编号:Gb2020009),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2020研发项目"人工智能条件下的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编号:MCM2020—4-4),2021年度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项目“智能技术变革教育的社会实验研究”(课题编号:Gb2021013)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在智慧教育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扎实的研究成果。

科研产出:

       2018-2020年,受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的委托,面向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等国家重点关注区域,开展了系列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调研、培训、线上支撑和驻点服务活动。该项工作是《教育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的重要落地内容之一。经过细致、系统化整理,编著形成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扶智、攻坚、案例》,并于2021年11月正式出版。

       智慧教育发展方面,基地扎实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 各项组织工作。通过组织“十四五”时期京津冀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交流会等举措探索构建共同体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编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白皮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方面,基地开展多个人工智能教育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完成多项工作支撑和专项建议。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方面,基地关注研究教育信息化国际动态,按期编制国际动态分析,编制《教育信息化国际动态汇编报告》,与联合教科文组织开展多项合作研究。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组织支撑: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是中央网信办2021年部署的重点工作之一,承载超前探索智能社会运行模式、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的探索任务。北京基地受教育部委托,承担了其中19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特色型实验基地的评价标准研究工作,为教育特色型基地提供组织评审与标准研制。

           

5G新基建教育行业新基建设计:

       教育新基建是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牵引力量。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北京基地承接部委任务,在做好《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支撑体系设计和过程推进中积极探索。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工程:

      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基地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部署要求,在云南省怒江州、四川省凉山州、西藏自治区、甘肃省临夏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北雄安新区等“三区三州”和信息化相对薄弱区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工程,行程遍布10个省、自治区, 已直接服务4757所中小学、5279名校长。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领域文件解读、数字化校园建设案例、优质资源共享、师生信息素养提升、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未来新科技等5个模块的领导力提升。

        

教育部人工智能条件下教育社会实验2021年度专题培训:

       教育部主管司局委托北京基地,建立以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行业专家组,以定期工作推进会、课题支持、实验区调研、优秀案例评选等多种形式推进以社会实验为路径的教育智能化工作 。2021年度两期专题期培训旨在更好地达成人工智能条件下教育社会实验实施单位间的咨询联动机制,加大对实验地区的支持力度。

   

手机版“互联网+教育“平台——童心校园App:

       童心校园App是由北京基地研发的一款软件系统,旨在通过建设覆盖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校园级“互联网+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连接国内智慧教育示范区和“三区三州”等校园数千所,构建“文件解读”、“校园动态”、“教师成长”、“学生培养”、“互动空间”等领域的线上线下共享机制,促进区域间教育资源共享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