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OC3.0 | 主题一:“互联网+教育”的哲学观

 

课程及主题简介

       课程简介

       2019年3月20日,cMOOC《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Ⅱ》正式开课,这是一门基于联通主义理论所开设的慕课,由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和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联合开发。第二期课程内容主要有三个侧重点——思想和规律、技术与工具、解决方案。课程邀请国内“互联网+教育”领域的创新企业、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与运行,帮助所有参与者建立起与典型创新企业、研究机构、关键人物、一线实践者之间的连接。

     主题简介

     3月20日至4月2日主要围绕主题一“‘互联网+教育’的哲学观”开展学习。本主题旨在认识和思考“互联网+教育”的新哲学观,从知识观、本体论等角度分析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的本质,为其他四个主题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主题一的开展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共运行两周,第一周是思考“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与本体论,探析“互联网+”时代知识在内涵、生产、传播等方面呈现的新特点,了解联通主义理论的观点,从哲学的视角看待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的创新实践;第二周核心主题为“ ‘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与本体论的实践意义”,针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互联网教育企业等不同实践领域,探讨“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和本体论的实践价值与意义、产生的需求或疑惑等。

 

主题运行情况

 

 

微信截图_20190506165232.png

 

第1周直播

 

“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与本体论

 

微信截图_20190506165337.png

微信截图_20190506165414.png

陈丽教授:《“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知识的回归与动态进化》

       陈丽教授认为“互联网+”时代,是从两个空间支撑的人类实践到三个空间支撑的人类实践的过渡转折时代,信息空间作为第三空间加入到人类实践中来,特点表现为资源共享化、信息众筹化、行为数据化、时空灵活化、关系网络化。同时陈丽教授分别从知识的回归现象、内涵的丰富、知识的动态进化、知识的特点以及新知识观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启示等方面分享了“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提出“互联网+”时代,除了抽象、符号化的知识,还有大量境域化、经验性的知识得以在网上传播,知识更加动态化;知识霸权正在解构,由有限书本知识到海量网络知识,由静态客观知识到动态主观知识,由普遍抽象知识到境域操作知识,由分科系统知识到综合碎片知识;知识生产方式呈现交叉创新特点,知识的存储与生产呈现网络化特点,知识的生产起源于问题或者分歧,知识生产和传播是同一个过程。教育实践如何适应新的知识观,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命题。

 

 

王志军副教授:《联通主义:从学习理论到“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

王志军副教授介绍了联通主义理论及其发展,提出传统教育是相对封闭、线性、标准化的简单系统,而“互联网+教育”则是开放、非线性、多维度的复杂系统。传统的教育本体论已不足以帮助我们认识“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我们需要转换看待教育的思维模式,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是联通主义。人类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建构网络,建立网络之间的连接,并保证信息流通的过程。王志军副教授从三个层次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的联通本质:第一个层次是Siemens提出的神经网络、概念网络、外部社交网络(例,社群化学习)三个网络相互作用。第二个层次是教学联通。社会各界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体系走向开放,各种虚席模式和教学模式相互混合,人机一体已经成了不可变革的趋势。第三个层次是组织生态联通。例如,教育与社会的融合,产学研一体化;越来越多的社区教育致力于服务于终身学习;社群化自组织、开放共同体的建立。

 

第2周直播

 

“互联网+教育”知识观与本体论的实践意义

微信截图_20190506170727.png

微信截图_20190506170737.png

微信截图_20190506170757.png

微信截图_20190506170813.png

 主题一第2周直播由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张婧婧副教授主持,同时邀请了郑勤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王志军副教授(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丘小云老师(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贺亚老师(河南息县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朱连操同学(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等5位嘉宾,围绕“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与本体论在不同实践领域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在线讨论交流。

        丘小云老师认为实现育人目标的知识,是有价值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是决定生存发展的知识,是能提升选择、解读、思辨、欣赏、利用、制作、传播信息的七种能力的知识;并提出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生产者、解读者、传播者,无论是对研究者、师生、还是家长老说,媒介素养都变得尤为重要。

      贺亚老师指出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仅限于使用过互联网的层次,并从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与教育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贺老师认为互联网、手机、平板等新的技术手段的优点与缺点都要看到,需要辩证对待,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手段关键取决于这些技术手段的使用者是谁,根据使用者的不同特点采取恰当的措施。同时贺老师表示农村教育信息化要关注课程重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开展编程教育与教师培训课程,重视学生的评价,并注意连接家长,家校联合,教师、家长、学生彼此紧密联系,改变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朱连操同学基于知识回归论和联通主义的观点分享了新知识观与本体论对基础教育领域师生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学习知识的速度远低于知识的生产速度;每个人既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改造者,更是生产者。要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王志军老师表示借助互联网不断学习,学习的不光是学习知识,更是要将所学的东西与生活实际相联通,这对于个人的提升非常的有帮助。当前新的知识观是一种教育的“应然”状态,是一种对于教育未来是什么样的展望,也就是说,新的知识观是超前于当前的教育形式的,与当前的教育形式可能存在冲突,但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郑勤华老师指出“互联网+教育”的新知识观与本体论与当前已有实践可能存在矛盾,但那仅是因为基础规律还未探究清楚,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持续探索对我们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教育体系中去,让他们服务于教育体系,加深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和学生对于未来教育的教和学、管理甚至生态体系等方面的认识。

 

如何加入课程

点击http://cmooc.bnu.edu.cn  即可进入课程平台!

 

来源:BNUcMO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