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支点,撬起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教育部“三区三州”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培训观察

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需要教师主人翁、课堂主战场、教研主力军以及校长总指挥这“三主一总”来发挥作用——

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发布,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大都市到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的边远山村,从黑板粉笔到电子课堂,教育信息化开启了教育行业的新一轮转型,为教育行业带来一场系统性改革。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部署,教育部科技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的支持,在“三区三州”开展“送培到家”活动。通过凝聚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力量,以强化“三区三州”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提升为支点,助力当地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部署,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道路。——编者

“三区三州”的“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这里拥有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

2018和2019年,教育部“三区三州”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分别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举办,446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培训。

突破教育困局:超越“时间+汗水”带来的效果

云南怒江,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独龙族、怒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文化聚集区之一。四川凉山,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南方丝绸之路”重镇,有着彝族漆器传统技艺等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沽湖摩梭文化有“人类母系社会活化石”之称。甘肃临夏,古称“河州”,这里是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发源地,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享有“西部旱码头”“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美誉。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三区三州”是我国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呈现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发育滞后等区域性特征。 “三区三州”中小校长教育信息化培训班首期在云南怒江举办,怒江州政府所在地泸水市是全国少数没有机场、不通铁路、不通高速的自治州州府,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需要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路途辗转才能抵达培训点为学员授课。100余位参训校长来自全州四个县,由于大雪封路,山体滑坡等原因,部分地区交通极其不便,一位来自贡山八坡小学的参训学员走了三天,他说“路断了,我原本可以回去,但是这次机会太难得了,再困难也要来”。

与此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发展不均,教育信息化水平落后,教育“数字鸿沟”扩大,教育质量亟待实现突破性均衡发展。参训校长这样描述自己所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目前为止,我们所最常见的也是学校中运用最广泛的信息化方式就是电子白板教室,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运用电子白板;硬件设备维护和更新缺少专业技术支撑,缺少专业的计算机教师,资源方面缺少共享,现有资源与课程不同步,版本更新不及时;部分教师对信息化还停留在仅仅是制作一个PPT、录一段简单的录像上;家庭教育环境薄弱,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同时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无法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学生对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低,没有机会去认识和接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

据调研,西藏自治区2018年共有教学用计算机56842台(包括平板电脑781台),云南省怒江州截至2018年4月,全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拥有计算机网络教室覆盖率40%,多媒体教室覆盖率80%。四川省凉山州全州中小学(不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学校占74%;班班通占义务教育阶段总班级数的80%,有的县覆盖率已达到100%,但有的还不到60%。甘肃省临夏州截至2018—2019学年初,校校通学校占中小学校数的95%,班班通教室占教学班的90.6%。

云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雷韬提到,目前在云南省特别是怒江州,教育发展现状及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很多教师仍然沿用“时间+汗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这在教育部连续三年对各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中可以反映出来。教师用了远超过其他省份教师的时间教学生,学生用了远超过其他省份学生的时间做作业,但从结果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对学科的兴趣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通过教育信息化提速工程“千兆到校,百兆到班”,有的地方已经配备了电子白板,但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教师们把白板当黑板用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在这样的现状下,暂时不说超车的问题,有没有办法能够实现教育发展的提速都是问题。

每个人都应成为信息化推动教育变革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互联网+”教育是推动教育变革的有效手段之一。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提出,教育信息化2.0,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每个人都要成为教育信息化2.0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创造者。当前“三区三州”正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基础教育活动,以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进入该地区,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

作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带头人、组织者和践行者,“三区三州”开展的各项教育信息化活动给学校发展带来难逢的机遇,也给中小学校长带来极大的挑战。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李楠在各地开班仪式上寄语全体学员:教育信息化就是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这个变革的实现需要教师主人翁、课堂主战场、教研主力军以及校长总指挥这“三主一总”来发挥作用,通过培训提升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信息化2.0将持续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信息化如何促进学校发展?这是“三区三州”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的核心主题,也是本培训的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黄荣怀主任与学员们分享讲授的第一堂课。培训组织专家团队对“三区三州”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与中小学校长的信息素养情况进行综合调研,研究设计了“三区三州”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提升方案。

混合学习模式针对中小学校长存在的信息化素养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的设计学习活动,并通过培训过程分析、小组汇报专家点评、提交学习心得、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和学习社群支持等进一步强化学习结果。数十位来自全国的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专家,围绕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规划、网络空间与教学支持服务、互联网环境下的师生信息素养、“数字校园”解决方案与应用、新技术与未来教育等主题进行授课。尤其是通过“全联接与智能时代的学校发展”“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AR技术让你的课堂更精彩”“5G+教育”等精彩前沿课程内容,引领参训校长近距离体验、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真实应用。

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得到“三区三州”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长的普遍欢迎。四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胡卫锋认为,通过培训提升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四川省和凉山州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次培训是一场“及时雨”。云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雷韬表示,将最优质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以“送培到家”的方式引入到云南怒江州,是当地的“福气”。更有参训校长留下了这样的学习心得:“听取了各位专家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就像一缕阳光照进我们的世界一样,为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课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了解了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和方向。”

2.0时代,未来教育这样走

顺应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2.0时代前进的方向。

对此,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朱赟表示,西藏正全力推动“互联网+教育”建设,打造一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科学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特色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专业的运维服务体系、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筑“一带一路”南亚方向教育信息化的“桥头堡”。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时宁国表示,甘肃省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运行,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厅长突破项目”予以重点推进,打出一套教育信息化2.0建设的组合拳,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手段。甘肃省临夏州正通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改薄”等项目的实施,逐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下一步将通过持续推进重点解决“教学点或小规模学校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短缺,无法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校园安全存在隐患时通过监管指挥平台制定应急预案”“远程巡课、评课、授课”等问题,充分利用网络教育优质资源,提高全州教育教学质量。

“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培训中,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一则名言,引发了广泛的共鸣。未来的关键在教育,建设能面向未来的智慧育人环境,建设教育强国,是教育人共同的初心使命和始终不懈的追求。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28日第3版   作者: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