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智能应用发展与治理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2022年3月5日,由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简称“北京基地”)组织召开的互联网教育智能应用发展与治理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教馆)副主任杨非,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工业与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局数据安全处王腾等部委机构到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陈光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武法提,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文,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勤华,航天科工网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研究员牛中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程莹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治理实验室主任、北京基地副主任童莉莉主持会议。

研讨会封面图.jpg

微信截图_20220309134742.png

在两会召开之际,结合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互联网教育应用类关键技术的关注,会议就“《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解读”、“2022互联网教育应用软件测评研究报告发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智能应用发展与治理建议”3个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会上,教育部和工信部领导分别介绍了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推进和落实方向,互联网信息安全与算法监测规范。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交流分享了自2016年以来连续5年在数据感知智能、算力网络技术储备、教育软件中算法与认知规律匹配等领域的研究积累,同时发布《中国互联网教育应用测评研究报告(2022)版》。从自媒体平台教育类视频内容、用户体验、个人隐私与数据保护、内容与功能安全、区域教育App使用调研、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等6个维度对全国互联网教育主流应用开展测评研究,覆盖320款主流软件和逾7万条用户数据。报告的主体结论包括:自媒体平台的教育视频和教育App的学习内容未发现明显不良内容,但仍存在广告营销、素材溯源不规范等问题;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治理初见成效,但违规收集、扩散个人信息现象时有发生,亟待推进落实智能审核与监管措施;“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五项管理”落实到位,保证了学生在睡眠、体育、美育、实践等活动的时间。

报告封面图.jpg

640.png

与会专家认为,发展与治理是相互博弈又共同促进的两个方向,教育智能应用是数字经济和智能社会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新动能。建议:创新行政部门体制机制一手促发展一手抓治理;破除应用与业务“两张皮”问题,加强教育和工信等技术领域专家跨界合作;加快研发有关标准规范体系;构建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应对智能技术带来的网络与数据安全隐患;致力于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对数字化认识/发展路径不平衡的问题。

微信截图_20220309135201.png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于2021年7月印发以来,互联网教育智能应用已开启数字化转型、促进认知发展的新探索。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将持续发挥在教育智能技术研究领域的核心优势,积极服务于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