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作为发改委2017年大数据重点工程项目中唯一的教育大数据项目,同时也是唯一的教育部主管的大数据重大工程项目,旨在建立数据采集、汇集和共享机制,构建基础教育大数据云平台,建立教育数据资源、共享资源、平台技术、管理运维、完全隐私等标准,在全国典型区域开展示范应用,探索基础教育大数据解决方案和服务模式,面向学生、学校和区域,提供资源配置绩效监测,教与学质量改进和个性化教学提升等大数据服务,以破解“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益、教育质量提升、学生个性化发展等三大时代命题”。

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郑勤华
在平台发布过程中,项目团队展示了宏观教育治理、中观学校管理和微观学生成长三个层面的大数据应用。
在宏观区域教育治理层面,项目组通过搭建区域教育治理模块,从社会经济背景、教育机会、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子模块出发,力求精准、有效地量化和描述真实的区域教育信息,帮助各地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精确了解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和区域间的差异;帮助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科学研究人员、教育规划制定者方便地获取分散于各种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用于教育行政管理及科学研究实践。例如,教育规划制定者通过区域学龄人口变动的历史变化趋势,可以预测区域内不同层次学校对教育资源、师资的需求情况,从而为制定教育管理政策提供科学的建议。
在中观学校管理决策层面,项目通过汇聚多维度的教学和管理数据,结合对学校发展、师生发展的综合呈现与分析,能够实现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的监测与预警、对资源配置的监测评价和模拟仿真,还可以对学校决策进行支持,从而帮助教育管理者科学合理地解决走班排课、课程体系改革、精细化教学管理等关键性难题。例如,管理者借助学校管理模块中资源监测评价系统的热力图所呈现的不同色块的颜色深浅查看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工作量和每一位教师的具体课程安排,从而了解各年级的走班排课、师资、时间、教室等资源配置情况,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在微观学生成长监测层面,项目通过采集汇聚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行为数据、学生心理测评数据和其他相关的学生个体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综合能力、学习困难、学习绩效以及学生心理等四个方面的诊断与评估,既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身能力发展、认清自身优势与不足,做到对症下药、查漏补缺,提升效果,又可以帮助教师实时诊断评估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与心理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习干预和技能训练,矫治学习困难、提升学习能力。例如,学习者通过学生成长监测模块中的综合能力诊断,不仅可以看到最终的诊断结果,还可以从认知、思维、调控、信息加工、自主学习、社会交往、问题解决和创新等八个能力子维度的诊断及对应的具体指标分析,进一步获取诊断信息。“综合能力诊断”可以实现学生能力发展的精准诊断,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诊断报告。
此外,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平台还将实时汇聚国内外教育大数据相关资讯,共享国内外教育大数据应用的优秀案例与解决方案,搭建与领域专家和优秀企业相互交流与分享的平台。
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来自洛阳市、金华市、成都双流区和贵阳清镇市的代表分别签署了未来五年基础教育大数据示范应用合作协议,以加强项目研发与产出在全国范围内的多层级、全方位和规模化的应用示范,为提升示范区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强力支撑。

“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平台”签约仪式
“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平台”在破解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时代难题、探索基础教育大数据解决方案和服务模式、形成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研发与应用示范的系统工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将在全国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