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OC | 主题四精彩回顾:消费驱动的教育供给侧改革

主题四运行情况




微信截图_20190604165552.png

第一周:规模化教学VS个性化需求


微信截图_20190604165719.png


易进:《图书分级阅读测评系统的教学应用》


微信截图_20190604165814.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65846.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65912.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65946.png

易进老师介绍了图书分级阅读测评系统。该系统按照国际和国家的标准将学生的读物分成7个等级。每阅读完一部分都会有测试进行检验,根据测试结果(包括班级结果和学生个人结果)评估班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且推荐适合该水平的阅读读物。该系统便于老师把握学生的共同需求和个别需求:利用互联网实现了跨班级,跨学校的大规模教学,并且给每个个体提供更多的、更好的、更个性化的反馈。与此同时易进老师也指出,目前教学领域对于平台建设与平台应用的研究都很迫切,我们需要建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规模化教学网络平台。

刘文江:《小课表,大生态》

微信截图_20190604170202.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0250.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0544.png

目前,新高考改革让传统的教学组织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一是自由选科带来的排列组合上至35种下至12种,加大了对教育资源安排的难度;二是走班制让学生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管理的单元从班主任精细到了每个人。在排课依据上,晓羊教育以学生的选课结果为优先项,其次为学校的教师人数,教室数量,最后是走班的班额。保障学生能够在学校中有合理的时间和空间去从事个性化的学习。刘文江老师认为教育要让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从统一为主到个性化为主是一个必然趋势。世界教育创新峰会的调查里提到,到2030年教学内容的定制化和个性化将超过83%,教学内容的标准化只有17%。尽管在一定的时期内,大规模的班级化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课程设置和人才选拔的方式的改变,我们有可能让孩子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的得到满足。


樊星:《AI智适应技术赋能传统教育行业》

樊星老师主张,目前K12教育最大的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教育需求和落后的教育体制和现状的矛盾,其问题的核心在于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直接提供资源来解决供给关系的解决方法(高薪聘请外教优质资源,双师教学法等)治标不治本,而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让系统模拟特级教师,通过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1V1的AI超级老师,能从根本上解决供求关系带来的教育不公平。AI教师利用自适应技术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它检测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水平,制定不同的学习路径,跟踪学生数据并实时反馈,从而解决个性化需求。在技术的不断迭代下,如今AI老师已经能替代70%的具有十几年教龄的成人老师了。虽然目前AI教师不能实现和真人老师一样的教学效果,比如说完全一对一的情况下,老师能对孩子嘘寒问暖,而AI老师却不行。智能系统要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70%的AI老师加30%的真人老师来做。AI老师可以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比如说教学里面对一些知识点的讲解,对一些知识点的判断等,系统是能达到它的优势的。

第二周:教育公平与教育供给侧改革

微信截图_20190604170957.png


王继新:《乡村薄弱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

王继新老师通过调研发现,如今乡村薄弱学校课程开不齐、教学质量不高、师资短缺、留守儿童问题突出。追根溯源,本质在于乡村教师供给出了问题。为此,王继新老师提出了6条解决路径:一是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以县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为末梢的复合型教育管理架构,形成双轨数字学校(咸安模式)、联村网教(崇阳模式)。二是学校结构创新:构建N*(1+M)的学校联合体,其中 (1+M)是课程教学共同体。


微信截图_20190604171854.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1935.png

三是教学模式、方法创新:建立同步互动混合课堂、同步互动专递课堂、有组织的MOOC模式、基于系统化数字资源的多媒体课堂。

微信截图_20190604172054.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2205.png

四是资源与工具创新: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学科教学共同体,发展自适应学习技术与测评工具。

微信截图_20190604172323.png

五是教师培训创新:建立“四结合”的数字教师培训体系,包括技术应用、教学方法与学科内容结合;线下培训与线上辅导结合;培训与教研结合;培训过程和教学工作结合。

微信截图_20190604173752.png

六是学生发展评测创新:构建数据驱动的学生发展评测体系,促进农村学生综合发展。

微信截图_20190604173924.png

程进才:《技术助力教师培训模式变革》

微信截图_20190604174042.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4204.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4244.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4311.png

程进才老师主要从实践领域进行了讲解。他认为教师的培训要紧贴政策要求(如教育公平、教育扶贫、技术要求等)和教学实践来进行实施。目前奥鹏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师培训的探索:一是课程资源的建设:奥鹏构建了一套4+X课程体系,4是指师德与理念、教师专业知识、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教育管理,X是指教师的选学课程;二是专家团队的建设:奥鹏每年都组织专家会,包括驻京与驻省的奥鹏专家团队、本省专家、县域专家和校本专家,真正实现一线培训师本地化;三是产品的建设,以教培大数据技术和学分银行理念为基础,研发了师训宝、校本研修平台、新面授等产品:“师训宝”提供教师培训的训前预热、训中组织、训后跟踪三类问题;“校本研修平台”解决了校本研修监管难、校本研修指导难、随时随地研修难、研修成果汇聚难、优秀资源共享难等问题。“新面授”解决了传统教师培训中只提供资源这一劣势,从资源教学转成了教师教学。


陕昌群:《优化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全学段全时空资源供给的成都实践探索》

微信截图_20190604174917.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5003.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5038.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5110.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5137.png

陕昌群老师结合成都教育科学院的实践探索,为我们分析了当前较火热的双师模式:以成都网校为代表的卫星直播类双师,以石室祥云为代表的录播类双师,以成都数字学校为代表的辅导类双师。成都网校模式覆盖幼儿园、小学、中学全学段,远端学校和前端学校同步备课、同步上课、同步考试、同步作业;前端教师、把关教师、远端教师、技术教师协同工作;师生课堂利用实时交互、虚拟交互、替代交互、远端交互进行学习。石室祥云网络教育模式以录播教室为基础,以网络通迅为媒介,联系起前端学校与远端学校。石室祥云网络教育模式具有以下显著特性:公益性、普适性、示范性、共享性、互动性、经济性、可持续性。成都数字学校面向全市师生开放,支持PC端与移动设备,包括在线自主选课、在线报名、在线学习、课后练习、阅读资讯等功能。

陕昌群老师在最后说到,仅有优质资源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优质服务;高度重视前沿技术的应用开发, 比如大数据、AI、自适应等等;企业、政府、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帮助教育信息化顺利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


李白:《幼儿园双师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微信截图_20190604175304.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5334.png

微信截图_20190604175407.png

李白老师认为双师教育不能取代同一水平老师的线下教育。但对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双师教育是教学质量的一个有益补充。在联帮在线里,线上老师起主导作用,线下老师起辅助作用。线上老师主导和引领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的设计;线下老师的角色师课堂班级纪律和组织的管理者,作为榜样学生去引领一个班的学生去呼应线上老师。同时,李白老师强调,双师教育作为短期提升三四线城市幼儿教育质量的做法,需要得到更多政府和教科研机构的支持。未来幼儿园的发展需要从“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转变为“自上而下的政府力量”。尽可能纳入地方幼教平台管理的统一体系。其次,双师教育的发展需要发掘和培养熟练运用在线教学技能的好老师。可以通过建立双师名师工作室、改进完善绩效考评体系等来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加入课程

点击 http://cmooc.bnu.edu.cn 即可进入课程平台!





来源: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BNUcMOOC授权发布,转发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