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国家标准文件《智慧校园总体架构(GBT36342-2018)》,对于智慧校园的总体架构及建设进行了明确规范。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构建智慧校园的技术支持有哪些?如何在校园中高效应用? CITlab(搜索CITlab,关注微信公众号)小编为大家带来CNKI上智慧校园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篇论文,看专家们对此有何高见!
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学校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主要载体。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建“智慧型”设校园,不断推进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数字校园的缘起、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智慧校园的五个基本特征和定义,认为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是数字校园发展的理想追求。文章最后提出了支撑智慧校园建设的五种关键技术,即学习情景识别与环境感知技术、校园移动互联技术、社会网络技术、学习分析技术、数字资源的组织和共享技术。
关键词:智慧校园;物联网;信息融合;信息服务;
作者: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
来源:《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第18卷第4期,12-17
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
摘要: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与设计方法。在论述物联网技术与支撑环境的基础上,给出了智慧校园的总体设计策略和体系架构,并对相关的实现技术做出了分析与说明,阐述了保障智慧校园有效实施的运维体系及具体措施。建立了“一个责任、二个层次、三个中心”的运维管理体系架构,“一个责任”是数据责任制;“二个层次”是基于业务数据的管理层次和面向服务的融合数据平台;“三个中心”是运营监控中心、管理中心和研发中心。随着智慧校园的研发与部署,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智慧校园;物联网;信息融合;信息服务;
作者:宗平;朱洪波;黄刚;许建真;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0卷第4期,15-19+5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
摘要:数字校园初步实现了高校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集成,但其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支撑能力弱、应用融合不深入等问题成为当前阻碍高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矛盾。该文在分析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必要性的基础上,引入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证明智慧校园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更高形态;详细阐述了当前信息化新技术与智慧校园的技术承载与应用融合;最后提出高校发展智慧校园的策略与建议。具体包括:把智慧校园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中,加强信息化的凝聚力与协同力;智慧校园建设要与学科、科研发展相结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智慧校园应用的中心和基本点;提高师生在智慧校园中的参与能力、反馈能力与创新能力;坚持用户驱动、应用驱动发展智慧校园,注重应用与技术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发展策略;
作者:胡钦太;郑凯;林南晖;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1期,35-39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
摘要:本文从分析高校信息化当前面临的挑战出发,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的概念,分析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典型特征与发展目标,包括智慧型人才培养、智慧型科学研究、智慧型社会服务、智慧型文化传承创新、智慧型管理决策以及智慧型生活服务。从智能感知、网络通信层、大数据曾、智慧校园应用层、自适应交互平台和支撑保障体系六方面设计了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融合的高校智慧校园体系结构,并探讨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即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与智能感知,商务智能,知识管理和社交网络。
关键词:智慧校园;大数据;知识管理;社交网络;移动互联;
作者:蒋东兴;付小龙;袁芳;吴海燕;刘启新;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S1期,119-125+131
“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
摘要: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智慧校园建设也势必需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互联网+"校园可能是这一发展阶段的新建设思路。“互联网+”校园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需要新的技术形态、数据形态、组织形态与关系形态,从而实现对传统大学信息化建设的重塑。基于“互联网+”校园理念,研究提出了当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关键举措,包括施行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CIO负责制、建设高校“大数据库”、组建高校数据分析专业团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校园;大数据;智慧校园;云计算;智慧教育;智慧学习;密涅瓦大学;
作者:吴旻瑜;刘欢;任友群;
来源:《远程教育杂志》,2015年第4期,8-13
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构建智慧校园
摘要: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构建智慧校园,利用云计算、虚拟化、SOA构建校园云,结合物联网、RFID构建智慧校园。多数高校已具备实现智慧校园的硬件条件,但软件方面,各自为政,资源共享性差,校园网应用单一。利用虚拟化技术将高校硬件资源整合形成资源池,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动态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利用资源监控、负载管理、冗余备份、动态部署、快速部署、资源调度、多租户技术、海量数据处理、大规模分布式存储、数据结构化管理技术构建校园云。结合物联网技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普遍互联,实时监控,将获得的大量数据利用校园云处理,真正实现智慧校园,促进高校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智慧校园;虚拟化;校园云;
作者:吕倩;
来源:《计算机科学》,2011年第38卷第10A期,18-21+40
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
摘要:智慧校园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在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构建智慧校园建设的通用架构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智慧校园中开展典型应用对于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进程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了探索智慧校园的建设模式,该文在分析智慧校园的内涵特征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该模型从下到上依次分为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通过构建信息标准与规范体系、运行维护与安全体系来保障智慧校园的规范建设与运行维护;然后从智慧教育、智慧科研和智慧管理方面分析了智慧校园的典型应用,为智慧校园的示范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智慧科研;智慧管理;大数据;
作者:王燕;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9期,88-92+99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层结构探讨物联网的内涵,阐述物联网连通性、物物相联、智能化的三方面特征。提出智慧校园的概念,阐述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校园生活(包括食堂管理、浴室水控管理、考勤管理、智能照明控制等)、教学管理(包括日常教学、智慧图书馆和实验室管理等)和实验室管理(包括设备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和智能插座等)三方面。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感知识别;
作者:严大虎;陈明选;
来源:《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第21卷第6期,123-125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
摘要:物联网使得人们所处的物质世界极大程度地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使得世界中的物体既以传感方式又以智能化方式联系在一起。物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动了“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方向的升级发展,使得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将校园中的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了学校的可视化智慧管理,构建了富有智慧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课堂得以向真实的场景延伸。通过结合实例来探讨智慧校园的概念、功能、应用和发展前景,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加强师生的互动和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智慧环境;智能感知;教育应用;有效学习;
作者:陈明选;徐旸;
来源:《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30卷第4期,61-65
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建设
摘要: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是提供智慧应用与服务,而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有线、无线、VPN全覆盖的网络环境,基础信息库、资源与业务数据库、数据仓库构建的数据环境,以服务总线为核心的服务支撑环境,共同构成运行支撑平台建设的内容。存储虚拟化平台能够满足弹性增长的存储需求和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需求,是构建学校私有云的实践与尝试,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服务总线;WLAN;存储虚拟化;
作者:冀翠萍;
来源:《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第22卷第1期,49-53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应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点击附件下载,下载10篇论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