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教育正迈向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已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人工智能到底对教与学有何影响?人工智能融入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教育教学中?CITlab(搜索CITlab,关注微信公众号)小编通过CNKI梳理2018年上半年教育技术CSSCI期刊中发表的相关论文,精选10篇,涉及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理论研究、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案例,供大家学习讨论。点击文末“附件下载”,下载10篇论文PDF合集。
人工智能2.0与教育的发展
摘要:人工智能正在从1.0走向2.0,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具体原因:一是社会产生了新的需求,二是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和目标发生了变化,当然总的原因是人类社会结构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的二元结构转变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的三元结构。人工智能2.0包括五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目前人工智能2.0技术已经初露锋芒,对教育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大数据智能将使个性化教育获得极大支持;跨媒体学习将取得很大的进展;终身学习将得到智能化的支持;数字图书馆建设将转变为智能图书馆建设;队伍组织和人才培养将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两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人工智能2.0;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个性化教育;跨媒体学习;终身学习;智能图书馆;人才培养;
作者:潘云鹤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2018(05):5-8+44+79
人工智能融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再次爆发,如何将其融入学校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人工智能发展脉络、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基本关切和当前教育改革的难点进行了探讨,发现人工智能的发展动力主要源于技术与政策的双轮驱动,而大规模数字化与行业深度应用是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些发展和进步将为人工智能融入学校带来新机遇。文章通过剖析技术与教育时空的关系,提出个性化学习、适切服务、学业测评、角色变化、交叉学科五大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潜能和教育价值、教学体验、安全伦理、有效协同及技术治理五大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挑战。文章最后指出,为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入学校教育,除通过技术研发、环境部署与应用改变学校环境外,还应开展关于认知特征、学习本质与教育价值和智能机器的安全、规范与伦理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智能教学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
作者:刘德建;杜静;姜男;黄荣怀
来源:开放教育研究,2018(04):33-42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与学习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从教育的本质特征和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来分析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可以发现:教育是提高人的自然智能的过程和系统;人工智能是在机器上实现的教育。并且大量国内外权威期刊的文献分析也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比较显著的正面影响。人工智能必将对人类的教育与学习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人工智能; AI; 大数据; STEM/STEAM; 教学效果; 教育; 自然智能; 智能教学系统; 学习方式;
作者:贾积有
来源: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1):39-47
人工智能助力教与学的创新——访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主席Eugene G.Kowch教授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深入。人工智能到底对教与学有何影响,又如何助力教与学的创新呢?本文访谈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主席Eugene G.Kowch教授,分享了他在人工智能助力教与学的创新、大数据的分享与应用、利用技术促进大规模创新的独到观点。Eugene G.Kowch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对现有的教学方法产生显著的影响和冲击。但是教师不会消失,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设计,特别是设计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和优良的学习环境;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个性化学习越来越普遍。尽管搜集大数据很困难,但是Eugene G.Kowch教授认为,基于小样本的数据也可以生成有意义的理论,并对教育领域大数据的分享和应用提出若干建议。最后,Eugene G.Kowch教授认为,要实现教与学的大规模创新,首先要培养并形成共同的兴趣,然后构建并维护教师人际网络,最后通过跨学科团队协作的方式促进大规模的创新与变革。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创新;教育技术;
作者:郑兰琴;张璇;曾海军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7):5-11
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难题与突破路径
摘要:教育正迈向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已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当前教育人工智能在面向特殊人群的补偿性教育、针对常规业务的替代式教育和服务个性发展的适应性教育方面已经形成典型的应用模式。但从整体上看,教育人工智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面临四大发展难题:一是教育数据的数量与质量存在"短板",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难以发挥;二是教育业务复杂多样,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嫁接"教育的难度增大;三是教育用户对人工智能技术存在应用价值与角色关系的双重困惑,人机信任危机难以消除;四是缺乏人工智能专业教师队伍与课程体系,人工智能融入教育进程缓慢。未来教育人工智能应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技术研发层面,加大教育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服务品质;教育创新层面,拓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空间,构建和谐共生"人机结合"新生态;合作机制方面,建立"政企学研"多方合作机制,推进多学科交叉协同融合发展;实践模式层面,建立教育人工智能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模式。
关键词: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框架;应用模式;发展难题;突破路径;
作者:杨现民;张昊;郭利明;林秀清;李新
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3):30-38
技术是如何改变教育的?——兼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摘要: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技术的进步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不仅能改变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人这个总体目标,还能改变如何培养人这个教育所需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技术进步都能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只有革命性技术才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对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应采取理性态度。人工智能是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必将对教育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培养具有全新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创新型人才,是智能时代教育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与技术关系;教育本质;软知识;创新型人才;
作者:王竹立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4):5-11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与实践案例
摘要:文章首先从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入手,指出个性化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介绍了教育应用的发展现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个性化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践。接着,文章描述了智能教育的核心服务,即从学习个性化、教学精准化和管理科学化等三个方面推动教育走向个性化。最后,文章介绍了智能教育核心服务在用户终端产品中的应用集成与案例实践。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教育应用;个性化;智能教育核心服务;AI助手;
作者:吴晓如;王政
来源:现代教育技术,2018,28(02):5-11
人工智能在儿童学习障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摘要:人工智能(AI)技术在儿童学习障碍领域的应用日趋丰富。但相关文献内容显示,目前国内外仍缺少对该领域的系统性综合研究。通过概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学习障碍的含义、成因和分类,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儿童学习障碍教育中最有代表性的应用研究,包括诊断、干预、评估和服务四个方面。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改善患有阅读障碍、书写困难、数学障碍、自闭症等儿童的病症,能够作为克服学习障碍的技术手段,服务于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通过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儿童学习障碍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其趋势,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AI;学习障碍;诊断;干预;评估;服务;
作者:王永固;王蒙娜;李晓娟
来源: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1):72-79.
开源人工智能系统TensorFlow的教育应用
摘要:开源人工智能系统为教育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由Google公司推出的TensorFlow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文章对TensorFlow进行了相关分析,探讨了TensorFlow的应用原则。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从教育大数据分析、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教学游戏和教育机器人等角度,分析了TensorFlow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此外,文章还讨论了TensorFlow等开源人工智能系统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以期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落地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TensorFlow;深度学习;教育大数据;
作者:石磊
来源:现代教育技术,2018,28(01):93-99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
摘要:新技术浪潮汹涌而至。大数据、并行计算和深度学习驱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并重塑教育新形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有助于推动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该文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概述了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三次浪潮,揭示了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与驱动力,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四大具体应用形态,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五大典型特征,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归纳并构建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体系,旨在为我国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人工智能;深度学习;ITS;自动化测评;教育应用;
作者:梁迎丽;刘陈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18(03):24-30
点击附件下载,下载10篇论文合集